智能仓储中的人工智能应用报告
已有161人浏览
人工智能产业链结构分为底层硬件部分,是整个产业的基础,为人工智能提供数据及计算能力提供支持。技术层涵盖通用AI技术及平台,是整个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核心,对应用领域的产品智能化程度起到关键性作用。应用领域是整个产业的延申,基于底层硬件部分以及技术驱动层面的融合,实现向各个细分行业领域的渗透,产品和服务不断落地。
AI人工智能加速发展,推动AIOT技术成为市场主流。据国务院发布的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预计,2025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,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5万亿;预计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一万亿元,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。
人工智能产业正处于加速期。人工智能产业作为下一阶段科技变革浪潮的新引擎,将渗透至各行各业,助力传统行业实现跨越式升级,并且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较大的市场潜力。据德勤预测,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市场将超过6万亿美元,2017-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30%。随着产业环境发展不断优化,我国的人工智能发展也正处于爆发增长期,预计到2022年,规模将突破5千亿元。
从供给侧能够获取的收入来看,2019年人工智能+物流领域的市场规模为15.9亿元,随着技术能力的提升和行业理解的加深,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接近百亿水平。人工智能在物流各环节的应用分布方面,智能仓储与智能运输占比较大,两者占据了八成以上的份额;智能配送的落地环境尚不成熟,现阶段规模较小,但未来想象空间极大;智能客服的应用场景较为单一,在各环节中占比最小。
人工智能产生于1956年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举行的“人工智能(Artificial Intelligent,简称AI)夏季研讨会”,至今已有60年的发展历史,大致经历了三次浪潮。在人工智能的前两次浪潮当中,由于技术未能实现突破式进展,相关应用始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,无法支撑起大规模商业化应用,最终在经历过两次高潮与低谷之后,人工智能归于沉寂。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互联网快速普及,以2006年深度学习模型的提出为标志,人工智能迎来第三次高速成长。